近年來,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加速,讓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日益凸顯。尤其在進入“十四五”以來,北京正在緊緊圍繞“五子”聯動,助力首都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五子”聯動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數字經濟就像是相互促進、彼此聯動的“兩子”:數字經濟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突破口,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則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在行業數字化轉型中,懂行漸漸成為一種共識,如何實現行業共振,正在成為釋放懂行價值、形成懂行價值循環的關鍵。
為了幫助北京要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樣板”、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標桿”,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華為作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懂行人”,也將在懂行共識下,以“城市智能體”架構引領,激發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共振效應”,通過懂行價值循環助推北京高質量發展。
12月19日,以“融合創新,數智未來”為主題,2021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會員代表大會暨華為北京城市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辦。這場由“懂行人”攜手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開啟的數字盛宴,不僅從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展現出懂行共識所形成的共振效應;也從展現出懂行價值循環為“數字北京”智慧城市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動能。
01懂行成為共識,北京引領數字經濟新潮流
近年來,北京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2020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1.44萬億元,占GDP比重超40%。進入“十四五”以來,北京市更是進一步加快了數字經濟發展的腳步。
此前,北京市已經出臺了《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該方案作為全球首次發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發展“藍圖”,不僅為未來十年北京數字經濟的發展確定了“路線圖”和“施工圖”,也明確了到2030年北京將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在城市層面,數字經濟的最直觀體現就是智慧城市建設。目前,北京智慧城市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在政務服務、公共安全、城市精細化管理、企業信用管理、數據資源管理、旅游市場管理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華為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
在此過程中,懂行逐漸成為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共識。正如華為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在演講中所說,數字化轉型要熱度更要理性,從邊緣走向核心,穩中求進??v觀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數字化轉型需要轉意識、轉組織、轉文化、轉方法、轉模式,對準用戶體驗、對準業務作業、打造數字平臺共同促進體驗提升、效率提升與模式創新。
事實上,從2020年6月華為“懂行”形象發布以來,“懂行”的理念和價值,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以及政府、城市的數字化轉型中。由此,技術與應用、企業與企業、行業與行業之間的“共振效應”越來越明顯,更深層次的懂行價值正逐步顯現。
對此,北京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理事長張貴林在致辭中有更加深入的詮釋: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要做服務國家戰略的踐行者、數字化技術的推動者;做資源整合、平臺搭建的提供者,數字化轉型生態共同體的構建者;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寬視野、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
02共識引發共振,智能體成為“擔綱者”
今年9月,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的正式成立,旨在匯集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正如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常義在演講中所說,數字時代正在將曾經“隔行如隔行山”的各個賽道與行業,以數字技術為聯接,最終匯成一條主賽道。
由此可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懂行共識,正在激發各個賽道與行業的“共振效應”;而要匯聚成一條主賽道,數字技術的聯接作用必不可少。為此,華為基于服務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推出了政企智能升級的系統化參考架構——智能體,真正實現5G、云、AI、計算等ICT技術與行業知識的深度創新融合。
如今,智能體參考架構在北京的落地,已經在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等的建設中發揮出重要作用。今年4月,北京市西城區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依托華為河圖平臺,共同推進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同時加快牽引產業生態布局,打造北京河圖數字孿生產業高地。
在此次峰會上,北京河圖聯合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暨華為河圖聯創中心正式發布,對此,北京市西城區區委常委、副區長聶杰英表示,此舉對西城區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示范區,在北京率先構筑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培養城市數字空間運營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由此,西城區將全面加快河圖數字經濟亮點工程建設,建設高安全、全感知的數據原生城區,助推西城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范區。
除此之外,華為運用端邊云優勢多產品解決方案聯合伙伴構建的交通智能體,則通過人、車、線、站、路的五官交互感知,提升云、大數據的智能中樞大腦分析能力,最終實現人悅其行、物優其流的智慧交通愿景。如今,交通智能體已經在北京首發集團延崇高速車路協同創新項目、大興機場一張臉走遍機場、公交集團數字平臺(HCSO)等實現落地。
智能體的打造,一方面是通過對新ICT技術的融合,實現技術與技術的共振;另一方面則是通過與生態伙伴能力的融合,實現企業與企業的共振。而智能體的落地實踐,則是在數字技術的聯接下,讓不同行業之間產生共振。
03懂行價值循環,賦能“首善之都”建設
眾所周知,北京作為全國科技研發中心,區域內科技創新資源豐富,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數字產業化為例,2020年,北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達到5540.5億元,同比增長14.4%。
與此同時,數字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落地應用,也在加快產業數字化進程??梢哉f,發展數字經濟的懂行共識,正在進一步激發共振效應,進而反哺“懂行”價值的創造與傳遞,持續不斷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全面賦能“首善之都”建設。
針對制造行業,華為充分發揮端、邊、管、云的全棧優勢,通過計算,網絡,存儲以及云計算和機器視覺等,已經完成了對數字化研發,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全場景覆蓋。通過與華為合作,北汽集團正在構建新的架構,實現業務與IT深度融合,并利用新技術將用戶、車、場景數據化、在線化、智能化,重構商業模式;同時在業務層面推動研發、生產、供應鏈、物流、銷售、服務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轉型。其中,北汽福田的乘用車密封檢測就使用了華為的AI質檢解決方案,確保質量提升,降低人工錯檢率。
針對金融行業,面對金融服務從傳統“存款貸款匯款”向“全場景金融”時代快速演進的趨勢,華為正在加快在渠道、營銷、風控等領域金融科技方案的創新。比如,鴻蒙2.0系統在前端可以為用戶提供更精準、更便捷的金融服務,支持金融客戶重獲流量入口;華為云則在后端提供平臺支撐,實現金融業務敏捷;而華為與伙伴共同打造的全流程智慧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則借助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幫助金融機構提升反欺詐能力、增強風控管理。
針對數字政府建設,為了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森林防火網絡,提升“地”防信息化、智能水平,華為太陽能先進混電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林區無市電區域全場景部署;而在森林防火卡口監控、綜合監測小站場景,華為一體化站點PowerCube 500解決方案則可以提供林區復雜場景視頻監控一站式解決方案。如今,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全市12個區以及八達嶺、松山林場、共青林場等森林防火重點區域部署近500套一體化站點解決方案,大幅提升森林防火信息感知、信息傳輸、信息處理和信息應用。
懂行價值的顯現不僅體現在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同樣也體現在數字經濟的生態系統中。通過與華為合作,北明軟件正在打造更多場景化解決方案,如一網統管、智慧園區、智慧工廠、智慧場館等;首都信息針對國企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加創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北京3大運營商則借助5G推動北京市制造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北京培育萬億級制造產業群貢獻力量。
由懂行共識形成,到共振效應的顯現,再到懂行價值的釋放,北京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已經初步形成了懂行價值循環,并為打造“北京樣板”、“北京標桿”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華為也正在攜手各行各業的“懂行人”,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北京方案”,為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貢獻華為智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